浠水县“7.13”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评析 | ||
| ||
一、案例回顾 2013年7月13日凌晨,一辆牌号为鄂J23320七座小型面包车,载8人从浠水县铁路桥往三桥方向行驶,准备送天门籍客人前往浠水火车站乘坐火车。3:35,该车行驶至浠水火车站入口处左拐准备进入火车站岔道时,车辆右侧整体部位与迎面驶来的牌号为豫P48516大货车相撞,造成3人当场死亡,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因伤重不治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0万余元。 二、应急处置过程 第一阶段:现场救援 事故发生后,浠水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吴烨、县长黄文虎带领县安监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卫生局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指挥救援工作。 第二阶段:工作部署 7月13日上午6:30分,县委书记吴烨,县长黄文虎在县人民医院召开“7·13”交通事故处理紧急工作会议,成立了以县长黄文虎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周丽娅为第一副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闫吉,县政府副县长程罡、胡晓燕、高楚平、吴孝飞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了6个工作专班,即救治专班、事故调查专班、善后处理专班、维稳专班、安全隐患排查专班、信息报送专班,迅速启动各项工作。会议要求各相关领导和单位要高度统一思想,本着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救治伤员放在首位,不惜一切代价组织抢救,同时加紧同受伤人员所在地天门市政府沟通协调并取得支持,推动事故依法处理,确保各项善后处置工作积极稳妥有序进行。会后,县委书记吴烨、县长黄文虎看望了在县人民医院救治的伤员,慰问了亲属。 第三阶段:善后处置 浠水县交警大队对“7·13”事故进行了责任认定,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事故责任人面包车司机汪文朋和货车司机胡高林均被浠水县检察院以交通肇事罪提起公诉。在浠水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5名遇难者的遗体及时火化并安葬,至7月23日,事故赔偿、医疗救助等赔付全部到位,遇难者亲属全部返回天门市,3名伤者得到良好的治疗,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得到了伤亡人员家属的理解和支持,维护了社会稳定。 第四阶段:反思总结 事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深刻汲取这起道路交通事故的沉痛教训,痛定思痛,举一反三,扎扎实实开展好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改,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县交通局、交警大队针对事发路段正处于建设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临时的安全警示标牌标识,安排警力加大了对该路段进行巡查,严查超载、司机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县安委会要求两部门在该路段建设施工完成后,在9月30日前彻底整改消除隐患。先后成立了以县安监局、交通运输局、交警大队、公路管理局、农村公路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组和乡镇非营运车辆调查摸底组,并于7月22日至26日对全县省县道主干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大排查,特别是对危险路段、学校周边道路、施工路段以及安全标志标牌设置进行逐一排查。同时对全县各乡镇非营运车辆进行调查摸底,全县共摸底造册登记车辆1800多辆。此外,以乡镇为单位,采取现场发放宣传资料,观看道路交通事故警示片,邀请交警大队和乡镇派出所干警讲解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常识等方式,对各乡镇驾驶人员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全县共培训人数达1800余人。 三、主要经验 (一)完备的信息报送制度和体系是有效处突重要基础。浠水县扎实做好全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的收集、报告、传递等工作,建立了一支“覆盖全县、深入基层”的应急管理信息员队伍,逐步延伸到县直成员单位、各乡镇场,明确了信息员工作职责任务,建立了高效的预警网络,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确保了应急管理工作高效运转。事发后,浠水县政府应急办第一时间与在现场的交警大队取得联系,掌握相关情况并报相关领导,同时将些案基本情况形成书面信息,在第一时间报市政府应急办,并不断跟进续报,确保信息全面、准确,为各级领导及时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 (二)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是有效处突的重要保证。事发后,浠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吴烨、县长黄文虎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指挥,并及时成立处置领导小组和6个相关工作专班,为事故处置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科学决策,部门协同联动是有效处突的重要保障。事故发生后,浠水县委、县政府会同有关部门,迅速制定救援方案和处置工作安排,各部门协同联动,共同应对,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各工作小组任务明确,各司其职,在处置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和指挥下,积极协调处理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了事故处置工作的顺进行。 四、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要严格加强日常管控工作和交通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对驾驶员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各营运企业和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车辆驾驶人员开展继续教育,重点加强典型事故案例、恶劣天气和复杂道路驾驶常识、紧急避险、应急救援处置等方面的教育,强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并在中小学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并通过开展学生带法、带安全知识回家活动,进一步扩大社会宣传面。同时,集中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定期不定期开展道路安全专项治理,建立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二是加强交通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道路配套设施建设,认真落实新建、改建、扩建公路“三同时”的规定,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各种交通配套设施及时到位,对危险路段、学校周边道路、施工路段要设置安全标志警示标牌,减少因道路施工而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 三是加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进应急队伍建设,对现在专业队伍进行科学调整,及时对应急装备进行补充更新,继续加强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强化培训演练,确保在紧急状态下能拉得出、打得赢。逐步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发挥专家咨询和辅助决策作用,提高科学处置水平。并依托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建立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处置能力。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