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

时间:2015-05-18信息来源: 湖北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字体:[ ]视力保护色:

  禽流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人、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人接触了病禽及其分泌物,吸入了病禽飞沫,以及吃了病禽制品或被病禽污染的食品后,都可能被感染。 
  【病禽症状】
  家禽呈急性发病死亡;鸡冠出血或发绀,头部等部位水肿,脚鳞出血;鸭、鹅等水禽可见腹泻和神经症状,有时可见角膜炎症,甚至失明。
  【患者症状】 
  人被感染后,早期症状与流感相似,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部分患者恶心、腹泻腹痛、大便呈稀水样,体温持续在39℃以上。一旦引起病毒性肺炎,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预防/预警
  【养殖场】  
  (1)养殖场,远市区。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集贸市场、交通要道以及其他动物养殖场所等。
  (2)场内外,勤消毒。对孵化厅、孵化器、鸡舍笼具、工作人员的衣帽和鞋、进出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环境等定期严格消毒。
  (3)野禽鸟,不接触。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杜绝野生禽鸟与家禽接触。
  (4)禽与畜,不混养。鸡与鸭、鹅等水禽不要混养,也不要将家禽与猪一起喂养,因为家禽的流感病毒可感染给猪。
  (5)勤接种,保平安。养殖场、养殖户要做好程序免疫工作;农村养殖户要进行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受高致病性禽流感威胁的地区,应及时在当地动物疫情防控机构的指导下紧急接种疫苗。
  【野生鸟类】
  (1)勤监测。加强对野生鸟类栖息地的巡护监测,发现鸟类病、死等异常情况,及时向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2)不接触。人和家禽、家畜远离野生鸟类。
  (3)不捕捉。严禁非法捕捉和猎杀野生鸟类。
  (4)不食用。忌食野生鸟类。
  【饲养人员】  
  (1)穿戴防护衣物。从事与禽类相关的工作时应穿上防护服,戴好手套、口罩。
  (2)及时洗手消毒。勤洗手,勤消毒。接触禽类后尤其要及时洗手消毒。
  (3)不碰病禽野禽。尽量避免接触异常死亡的禽类和野生禽鸟。在处理死禽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4)接种预防疫苗。从事与禽类相关工作的人员应接种禽流感疫苗。
  (5)专设人员通道。在养殖场中,应专门设置供工作人员出入的通道。
  【普通人群】
  (1)忌食野禽。不出售、加工病死禽类;不吃野生禽类;不买来路不明的禽类及其肉、蛋制品。
  (2)生熟分开。加工食品时,应生熟分开,厨具不要混用,以免交叉感染。
  (3)禽类熟吃。禽肉、禽蛋应煮熟、煮透。高温条件下禽流感病毒不易存活。
  (4)及时洗手。
  (5)预防接种。接种流感疫苗,可起到预防禽流感的作用。
  应急要点      
  【疫区应急】
  (1)立即报告。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报告动物防疫部门。
  (2)封锁隔离。要对疫区的主要道路进行封锁。
  (3)扑杀病禽。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立即对3公里以内的全部禽只进行扑杀、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4)彻底消毒。疫区内禽舍消毒:先用去污剂清洗,除去污物,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最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
  铁制笼具可采用火焰消毒。粪便和垫料应掩埋。
  (5)接种疫苗。对疫区周围5公里内的所有易感禽类实施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建立免疫隔离带。
  (6)禁养家禽。疫区解除封锁后,必须空舍6个月以上方可重新饲养家禽。
  【人员应急】  
  (1)远离疫源。避免接触病死鸡、鸭等禽类,避免与禽流感患者接触,不随意进出疫区,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种禽。
  (2)戴罩就医。若出现禽流感相关症状,应立即戴上口罩,及时就医。
  (3)详述情况。就诊时,务必告诉医生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接触过病禽等情况。
  (4)隔离消毒。禽流感患者治疗时应注意隔离,患者的衣物、分泌物等应彻底消毒。
  温馨提醒
  儿童易感勿接触。12岁以下的儿童极易受到感染,应尽量避免其触摸禽类动物。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